董事长谈中庸之道

       《中 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它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基础的中华文明古国留给世界的宝贵精 神财富,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篇章,其思想的魅力恒久弥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影响深远。将“中庸”二字用于公司名称,初衷是源于对中庸之道所体现的和谐、完 美的追求。

       那么“中庸”的精神实质和灵魂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对我们中庸公司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中庸之道解说

1、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 庸”这一概念,最早出于孔子之口,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至即最高、最妙、最完美之意,孔子的意思是:“中庸 之道大概是最完美的,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最高的德,是不容易持之以恒地做到的。

      “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即“用中”,也就是按照“中”的标准去做,恰倒好处,掌握分寸,追求平衡。

孔子之后,他的孙子子思进一步发挥了中庸的思想,在他专门阐发中庸思想的《中庸》一书中,子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子思把孔子中庸的思想发挥为“中和说”,认为,人的性情若能合乎法度恰当地表现出来就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中和”即为用。“中和”是按照中的标准去做所达到的理想状态,而这种理想状态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从中产生的根本原则。因此,为人处世的准则要服从中庸之 道。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是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的处事艺术

       中庸之道是人们的最高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做事要有分寸,不走极端,能平衡矛盾,兼顾双方利益,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到合情合理,使双方 各得其宜,各得其所。中庸思想在儒家传统里包含了处理所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思想的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就建立在中庸思想的基础之上,儒家的所有道 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可以说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达。中庸之道也是完美处事的艺术,中庸思想追求的是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不偏不倚,它 的主张是取中讲和,就是处理事物的指导思想要端正,方法要对头,既反对极左,又反对极右;既不保守,又不激进;既反对过于圆滑,又反对僵死呆板;既反对急 功近利,又反对无所作为。因此,中庸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美的处世艺术,指引我们要追求理想的境界。

3、中庸之道的实现条件

       子思在《中庸》中论述了实现中庸之道的条件,这就是“诚”:“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通过笃行,实行并坚守所选择的正确行为准则,这样诚而明,明而诚,始终如一,持之以恒,至诚尽性,才能 实现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至诚,才有可能找到什么是正确行为准则,才能有可能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才能最终达到中庸之道的理想境界。

4、中庸之道的实现途径

       要做到至诚,实现中庸之道就必须时时内省。孔子说:“吾日三省乎吾身”这就是内省;在《中庸》中,孔子的内省自修的思想被进一步发展为“君子慎其独”的慎独 思想,慎独内省是儒家修道的根本途径,时时自省,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懈怠。用现代术语说就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贯穿于每时每刻,印光大师也说过: “不管穿衣吃饭,行坐住卧,一切时中,一句佛号,永不间断。”这就是持之以恒。《中庸》讲性、道、教,通过持之以恒的内省慎修身功夫,实现性情的中和平 衡,修己化人,最后通向中庸之道。

总之,中庸之道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和完美的处世艺术是儒家思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至诚尽性、内省慎独是实现中庸之道的条件和途径。中庸之道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建设和谐完美的中庸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奠定了长达二千多年的稳固基石,它的精神塑造了绵延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也留下了不灭的印迹。放眼 世界,日韩等国、港台等地,受儒家文化熏陶区域的现代化企业成功范例,也充分说明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中庸公司的企 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中国文化中,用中庸之道去指导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 庸之道追求天命与人性、个人与集体、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完美、和谐,是我们企业文化和经营准则,我们的企业无论在企业追求、管理过程还是在生产营销方面都必 须体现和贯彻中庸之道,使中庸之道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让中庸思想成为全体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我们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总经理要做到如何处理好授权和 分权的问题;人力资源制定薪酬提成方案时,要处理好股东和员工的关系;财务在税务处理方面,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监事在监督时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的关系等等,要处理好以上关系,就必须运用中庸之道,掌握尺度。

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建立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和谐,另一方面要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和谐。

       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平衡各种矛盾和关系,在公司管理中既能使员工与团队自由发挥,又能使他们的主动性保持在一定范围。企业发展才能更加步调一致,效率更高,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我们公司只有长期秉承中庸之道这种企业文化,才能创百年老店,基业长青。

 

企业精髓

企业精神:谦信小我,和谐共赢

核心价值观:中庸、和谐、发展

董事长寄语:时中修身,良知做事

企业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平台,为股东赢得利润,为社会营造和谐,我们专注于打造兼具高品质与可持续性的优秀企业。

 

中庸文化

       《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千百年来被奉为可终身受用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基础的中华文明古国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儒家思想的经典篇章。

一、中庸之道内涵诠释

       “中庸”这一概念,最早出于孔子之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之道大概是最完美的,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最高的德。

       “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即“用中”,也就是按照“中”的标准去做,恰倒好处,掌握分寸,追求平衡。 因此,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不偏不倚,它的主张是取中讲和,就是处理事物的指导思想要端正,方法要对头,既反对极左,又反对极右;既不保守,又不激进;既反对过于圆滑,又反对僵死呆板;既反对急功近利,又反对无所作为。中庸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美的处世艺术,指引我们要追求理想的境界。

       实现中庸之道的条件是“诚”:“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至诚,才有可能找到什么是正确行为准则,才能有可能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才能最终达到中庸之道的理想境界。 要做到至诚,实现中庸之道就必须时时内省。通过持之以恒的内省,慎独修身,实现性情的中和平衡,修己化人,最后通向中庸之道。 至诚尽性、内省慎独是实现中庸之道的条件和途径。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构建“中庸之道”的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奠定了长达二千多年的稳固基石,它的精神塑造了绵延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也留下了不灭的印迹。放眼世界,尤其是日韩、港台受儒家文化熏陶区域,其现代化企业成功范例众多,也充分说明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中庸集团的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中国文化中,用中庸之道去指导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庸之道追求天命与人性、个人与集体、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完美、和谐,也是中庸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和经营准则。中庸集团无论在企业追求、管理过程还是在生产营销方面都必 须体现和贯彻中庸之道,使中庸之道成为集团的核心价值观,让中庸思想成为全体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比如:集团在企业管理方面,总经理要做到如何处理好授权和分权的问题;人力资源制定薪酬提成方案时,要处理好股东和员工的关系;财务在税务处理方面,要处理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监事在监督时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等等,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都必须灵活运用中庸之道。

对集团来说,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统一和谐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运用中庸之道,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构建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另一方面要构建企业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

三、唯有中庸之道方能基业长青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公司只有充分运用中庸之道,平衡各种矛盾和关系,在经营管理中既能使员工与各自团队自由发挥,又能保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唯有如此,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才能步调一致,工作效率才能更高,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庸集团将继续秉承“中庸之道”的企业文化,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品牌。